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夫妻之道


不是大吼大叫
而是有一顆溫暖的心
讓他歡喜回到你的身邊

秋天的銀杏似乎在對人送信息
不在乎天長地久
乃是在乎擁有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忍耐與盼望


忍耐與盼望

詩篇27:14;馬書5:3-5

2014/11/16

 

一、 前言

    生活在黑暗者需要光明,在患難中有忍耐的心,有朝一日可以突破困境。今天,讓我們來一起思考「忍耐與盼望」這一個題目。

   在靈性的生活上,無論是家庭學校在教會,或是職場上,上帝為我們預備了各種各様的人來與我們交流,在我們需要的時候來幫助我們,為我們來感謝上帝。

 

二、上帝的引導

 

我們生活中有時候會覺得負擔。

肉體的負擔,靈性上的負擔。

肉體的負擔,重擔在我們的身體上如同擔了30公斤的稻子的重量,好像身體上原有的力量被奪走了;會覺得很疲倦的樣子。這一種身子的疲乏透過休息,食物的吸收可以減輕負擔。

靈性上的負擔, 例如為了孩子的前途擔心,為了某一件事情悲傷,在精神上產生了壓力等等。這一種的負擔需要心靈上得到休息 例如聽音樂,或是從朋友得到鼓勵,特別是在信仰上得到支持的力量。

 

人生好比旅路、有山有谷、有風有雨。但是萬般艱難、総得走到底。

一個人走遠路,行李越軽越好,東西太多,就走不動了。

心情更應放軽鬆、常有喜樂。人生一世,心裡裝的東西太多,一直垂頭喪氣、又如何走得遠呢?人曰:「輕囊方能致遠,淨心方能行久。」

所以、我們的人生理應始終保持協和的心情、與自然和協、與人群和協、不走旁門左道、始終正氣滂渤、最重要的是、要始終行公義,好憐憫,心存謙卑,與主同行。(ミカ書68)

一切快樂,沒有比祥和更為快樂;

一切享受,沒有比寧靜更為享受。

 

   上帝通過了祂的話來幫助我們放下重擔,得到心靈的安慰。

『要信靠上主!要堅強壯膽!要信靠上主!』(詩篇27:14)

這是大衛的詩篇,他的期待是一生一世可以住在耶和華的殿中,得到祂的祝福平安。如同空虛的心靈可以得到滿足,受傷的心靈可以得到醫療,他的詩也鼓勵我們,要心存盼望信靠上帝!

 

 

三、忍耐與盼望

 

忍耐的例子:

1)保羅

他在羅馬書中提到了要忍耐到底的信心。(羅馬書5:3-5)

『在患難中,我們仍然喜樂(「我們仍然喜樂」或譯「我們仍然要喜樂」。);因為我們知道患難培養忍耐,

忍耐蒙上帝嘉許,上帝的嘉許帶來盼望。

這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藉他賜給我們的聖靈,已把他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保羅自己在監牢中寫信給教會的弟兄姊妹們,要他們持守信仰,即使是在患難當中,仍然是要堅定地信靠上帝,如此,得到上帝的力量帶來盼望。他自己被抓到監獄中失去了自由,無論是身體或是心靈上都是受到了很大的壓力,然而,就是因為他堅定地信靠主耶基督,讓他克服了身體與心靈的重擔, 由苦難轉為忍耐,由忍耐而生盼望,他也是確信上帝,通過了聖靈的力量使他得著勝利了。

 

2)亞伯拉罕

   另外,舊約中有關忍耐的例子: 亞伯拉罕長久期待兒子以撒的出生,是聖經中典型的例子,教導我們需要等候神的時間。他的年齡已經是將近百歲,而且,妻子已經過了生產的期間,但是不可能的事卻是發生了。上帝給了他兒子! 上帝的攝理真是讓人驚嘆! 祂的應許在亞伯拉罕身上成就了。我們也從他的身上學到了「忍耐與盼望」重要的信仰功課。

 

3)警醒盼望主再來

   兄弟姊妹們! 我們居住在這一個世界上時時都會有患難發生的,生命中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而且常常令人措手不及,所以,我們當要存著警醒的心,來信靠上帝,等待上帝國的來臨。

   新約中有記載,當法利賽人問耶穌要知道上帝的主權甚麼時候出現時,耶穌用了生動的描述來回答人子來臨的日子,又像羅得的時代;那時代的人吃喝如常,買賣如常,也耕種也建造。人子顯現的那一天也會這樣。『我告訴你們,那天夜裏,兩個人睡在一張床上,一個被帶走,一個留下;』(路加17:34-35)

 

   我們只能夠珍惜每一刻,並且抓住上帝給予我們永生的應許,因為「那一日」誰都不知道,唯有上帝知道。我們要忍耐來度過患難,並且在內心存著盼望,如此專心地來過合乎上帝的生活。每一天我們在現實的生活當中面對著是各種的挑戰,這一些沒有讓我們迷失,反而,我們通過讀聖經上帝的話能夠得到勉勵。

 

在患難中,我們仍然喜樂!

患難培養忍耐!

忍耐蒙上帝嘉許,上帝的嘉許帶來盼望。

這盼望不至於落空!

 

默想: 不論上帝的日子何時來, 我們都要把握住現在的時間, 珍惜人生, 並且為了永生而做準備。

 

 

四、結語

  農夫的農作很是辛苦,由種稻到收成的過程可見一班。播種、翻土、引水、播秧、除草、施肥、噴藥、收割、曬穀等等,不是一天兩天短期可以達成,需要一番工夫,還有忍耐與盼望等到成熟時歡喜收割。所謂「一粒米百粒汗,就是在形容這過程的艱辛,所以要珍惜糧食的要緊。信仰也是如同這農夫的農作一般,需要花費一番工夫,「忍耐與盼望」──在患難中學習忍耐,心中存著對上帝不離不棄的盼望,信賴祂,祂必定成就,這一信仰功課值得我們來學習。

 

一位母親帯她五的孩子去登山:途中水筒没水了,覚得非常口渴,忽然想起孩子背書包裏有两個蘋果,媽媽試探地問孩子:「媽媽口渇了、你背包裡有两個蘋果、你想你該怎麼辦?

孩子歪着腦袋想了一會兒,: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

這個意外的回答和媽媽所期待的回答完全不一様、媽媽被澆了一頭冷水、心想:這孩子好自私、兩個蘋果都想独占、竟不想分一個給媽媽止渇。一臉狐疑地継続問:怎麼两個蘋果都咬一口呢?

孩子眨眨眼睛,一臉天真:「因為...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

一下,母親的眼裡充了淚花……!

【學會傾聽是一種能力】要有耐心傾聽到最後。

愛一直都在,可不一定得出來,也不一定看得明白,而溝通、傾聽、耐心讓愛展露真實的面貌。曉得(e-hiau)聽,是禮貌;懂(gau)聽,是聡明、肯聽,是涵養。要耐心等待,你才有機會得到驚喜的収穫。

保羅説: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漢羅)仁愛會包容一切,對一切有信心,對一切有向望,對一切有耐心。

 

保羅的話告訴我們、信仰也就是「忍耐與盼望」──在患難中學習忍耐,心中存著對上帝不離不棄的盼望,信賴必定成就,這一信仰功課得我們來學習。

上帝的憐憫


上帝的憐憫

聖經:以賽亞55:1-11

聖詩:41,127,19,391

2014/11/30

 

一、 前言

    北風的故事

有一次,北風和太陽正在爭論誰比較有本事。他們正好看到有個人走過,那個人穿著一件斗篷。他們就說了,誰可以讓那個人脫掉那件斗篷,就算誰比較有本事。於是,北風就拚命地吹。怎知,他吹得越厲害,那個人就越是用斗篷包緊自己。最後,北風沒辦法,只好放棄。接著,太陽出來曬了一下,那個人就立刻把斗篷脫掉了。於是,北風只好認輸了。

   這一個故事的寓意是:要改變一個人不識向北風一樣。用強硬的手段就可以的 那只是會使人畏懼 卻是不能得到人心 只有用和善的方式才能夠真正打動人心,事半功倍。

 

  上帝與以色列百姓之間是怎樣互動的? 以色列百姓三番兩次背離上帝 而上帝如何來對待祂們呢? 此處所顯現的是「上帝的憐憫」 ,這是祂的本性之一, 通過先知以賽亞來傳達祂永不改變的仁慈,藉此來改變以色列的心。

 

二、上帝的憐憫

 

1)、祂的憐憫在以色列人上。

  以賽亞55:1-11上帝施下憐憫 祂的恩典是免費的。

『上主說:

口渴的人哪,來吧, 這裏有水喝! 沒錢的人哪,來吧,

來買食物吃! 不用花錢,不付代價, 來買酒和奶喝!

聽我的話,照我的吩咐做, 你就能享受最好的食物, 使你心靈獲得飽足。』

 

食物提供給我們可以滿足身體上的需要。

而上帝的話給人的靈魂可以得到餵養 ,我們如何來得到呢? 要聽(2)要尋找(6)。我們要開啟心門來接受, 沒有的話那就沒辦法滿足了。上帝與以色列立約,他們的國家必能夠長存, 祂必然是要守這一個契約, 因此,勸以色列要歡喜來領受主的救恩。即使是在被擄失去自由的狀態之下也要如此對上帝有信心。

 

2)、勸人要離開罪惡回心轉意

『邪惡的人要離棄邪惡的道路;

犯罪的人要回心轉意。

他們要轉向上主,好承受他的憐憫;

他們要歸向上帝,好蒙他的寬赦。』(7)

  先知以賽亞對於以色列百姓的勸告, 人應該要有所做為, 祂要求人類離開罪惡的道路 ,並且要有憐憫的心。『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路加6:36這與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3)、祂憐憫了我們。

  上帝差遣他的獨生愛子──主耶穌基督來到人間。

『他赦免了我們一切的過犯,取消了那對我們不利、法律上束縛我們的罪債記錄,把它釘在十字架上,毀掉了它。』(哥羅西2:14)

     上帝藉著耶穌基督來赦免犯罪的人,耶穌替罪人死了, 使罪人不會因為犯罪而被關 。保羅說:「耶穌赦免我們得過犯, 祂把我們的罪債紀錄釘在十字架上, 毀掉了它」。如同抹去我們的債務的文書, 上帝赦免我們的罪, 而且忘記我們的犯罪, 他饒恕我們,使我們得到了自由。

   這好比說,我們若是去銀行借錢,相關的書類中記載著應還的利息和期間, 有債就是要還,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若是沒有按照規矩就會被處罰。然而,有一天,銀行突然對你說, 某人幫你還清負債, 那一張借據從此失效了, 這是何等歡喜的事啊! 因為你的欠債被付清了, 耶穌給我們的恩典就是如此。免了我們的債,使我們得到了永遠的救贖。

 

 

三、上帝對普世人的憐憫

   上帝對普世人的憐憫。耶穌基督拯救人的福音通過了使徒們傳開了, 特別是保羅先生, 將福音傳給猶太人之外的人, 到達今日的地中海沿岸,包括了土耳其、馬其頓、希臘、義大利等歐洲地區。在當時候這宣教的事工是碰到很大的阻攔, 連他自己也因此被抓下到監獄當中。然而,因著上帝的憐憫,讓福音從耶路撒冷傳開,到達世界各地。

 

   上帝對於台灣人的憐憫,在150年前將福音傳到台灣,使當時候的台灣社會因此接觸了現代化的機會。 當然這當中也碰到了一些的阻攔。例如白水溪甘為霖宣教師遭難的故事。

   1874年甘為霖牧師前來設教於白水溪,時店仔口(白河)有一土豪吳至高,因受不了教徒日益增加,更認為若新建禮拜堂會妨害其風水,就來阻擋。教徒不聽,吳至高就派三四十入來攻擊,搶走信徒財物,而有ㄧ婦人受重傷。聽到消息後,甘枚師立刻從頭社趕回白水溪,聚集會友在臨時禮拜堂祈禱,是1875129日。那晚吳之黨徙放火燒禮拜堂。

 

       甘牧帥那挽在教會宿舍睡覺,半夜被喊叫聲音吵醒,房間已著火,禮拜堂及宿台頂也着火了。外面有黨徒面塗黑漆,拿大刀矛槍包圍在等候人出來。甘牧師以為黨徒會對外國人客氣,曾試圖奔出,但有矛槍逼過來,只好用棉被披在手臂上。雖然他警告英國領事會要求處罰,但刀槍插到棉被,退入房問,有一支矛槍針對插胸部,只差一寸距離而停,另有一支砍到他的腳。火愈灸旺,熱及煙難受,而黨徒打碎窗欲來燒床,最後甘牧師再一次試奔出門,想一定會死在白閃閃刀下,但此時忽然起風,火與煙都轉右向,黨徒忍不住火煙薰,也都衝向右邊過去。甘牧師只穿一件睡衣,跳出門,向左跑,越過牆,躲在溝裡,而夜晚寒冷無情。看到遠處有持火把的人移動,狀似搜查.,他不敢站立走,一步一步爬到附近山上躲,在那裏等到黨徒向店仔口離去。傅道師(標天才)到快近天亮時找到甘牧師,就拿一件褲子給他穿,與他一起趕山路到嘉義去見知縣請求保護。

  上帝的憐憫之下讓福音的種子播在台灣的土地之上,即使是有許多的逼迫和阻礙,然而,上帝的仁慈感動更多的信徒兄弟姊妹們,一代傳一代,從台灣到世界各地,讓我們也持續地得到主耶穌救贖的機會。

 

四、結語

   

  耶穌對病人的憐憫,祂行了神蹟來一好病患, 給於我們很好的模範。『 當他看見一群群的人,動了惻隱之心;因為他們孤苦無助,像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馬太9”36) 當祂面對那一些來捉拿祂的羅馬兵們的時候, 祂所採取的方式是甚麼呢?  不是武力, 反而是「以憐憫的心」來面對。

   在台灣的宣教史當中醫療與傳道如同兩個要緊的支柱, 以上帝給人慈愛憐憫的心來做全人關懷的宣教事工。對患者不分他們的身分,都是一視同仁,以憐憫慈悲來對待他們。醫治人不是追求名利,而是為了人的病來醫治。我們當要記得起出的愛心,牢記上帝的恩典,學習祂憐憫的心來做光做鹽。

   藉著今日所參考聖經以賽亞書的機會, 我們要有決心接受上帝的白白救恩, 趁時來尋求上帝。 因為祂的道路是超乎人所想像的, 祂的恩典如同雨降下滋潤大地,使我們感受祂的福澤滿滿。

 

等待救主降生

  宣召 : 詩篇 5:3 題目 : 等待救主降生 聖經:詩篇 130:1-8 彌迦書 5:2 聖詩 :41(1,2,3,7),75, 386 啟應文 :22   一、   請安與祝福   兄弟姊妹平安 ! 今天是待降節的第一個主日,讓我們一起在思考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