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忍耐與盼望


忍耐與盼望

詩篇27:14;馬書5:3-5

2014/11/16

 

一、 前言

    生活在黑暗者需要光明,在患難中有忍耐的心,有朝一日可以突破困境。今天,讓我們來一起思考「忍耐與盼望」這一個題目。

   在靈性的生活上,無論是家庭學校在教會,或是職場上,上帝為我們預備了各種各様的人來與我們交流,在我們需要的時候來幫助我們,為我們來感謝上帝。

 

二、上帝的引導

 

我們生活中有時候會覺得負擔。

肉體的負擔,靈性上的負擔。

肉體的負擔,重擔在我們的身體上如同擔了30公斤的稻子的重量,好像身體上原有的力量被奪走了;會覺得很疲倦的樣子。這一種身子的疲乏透過休息,食物的吸收可以減輕負擔。

靈性上的負擔, 例如為了孩子的前途擔心,為了某一件事情悲傷,在精神上產生了壓力等等。這一種的負擔需要心靈上得到休息 例如聽音樂,或是從朋友得到鼓勵,特別是在信仰上得到支持的力量。

 

人生好比旅路、有山有谷、有風有雨。但是萬般艱難、総得走到底。

一個人走遠路,行李越軽越好,東西太多,就走不動了。

心情更應放軽鬆、常有喜樂。人生一世,心裡裝的東西太多,一直垂頭喪氣、又如何走得遠呢?人曰:「輕囊方能致遠,淨心方能行久。」

所以、我們的人生理應始終保持協和的心情、與自然和協、與人群和協、不走旁門左道、始終正氣滂渤、最重要的是、要始終行公義,好憐憫,心存謙卑,與主同行。(ミカ書68)

一切快樂,沒有比祥和更為快樂;

一切享受,沒有比寧靜更為享受。

 

   上帝通過了祂的話來幫助我們放下重擔,得到心靈的安慰。

『要信靠上主!要堅強壯膽!要信靠上主!』(詩篇27:14)

這是大衛的詩篇,他的期待是一生一世可以住在耶和華的殿中,得到祂的祝福平安。如同空虛的心靈可以得到滿足,受傷的心靈可以得到醫療,他的詩也鼓勵我們,要心存盼望信靠上帝!

 

 

三、忍耐與盼望

 

忍耐的例子:

1)保羅

他在羅馬書中提到了要忍耐到底的信心。(羅馬書5:3-5)

『在患難中,我們仍然喜樂(「我們仍然喜樂」或譯「我們仍然要喜樂」。);因為我們知道患難培養忍耐,

忍耐蒙上帝嘉許,上帝的嘉許帶來盼望。

這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藉他賜給我們的聖靈,已把他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保羅自己在監牢中寫信給教會的弟兄姊妹們,要他們持守信仰,即使是在患難當中,仍然是要堅定地信靠上帝,如此,得到上帝的力量帶來盼望。他自己被抓到監獄中失去了自由,無論是身體或是心靈上都是受到了很大的壓力,然而,就是因為他堅定地信靠主耶基督,讓他克服了身體與心靈的重擔, 由苦難轉為忍耐,由忍耐而生盼望,他也是確信上帝,通過了聖靈的力量使他得著勝利了。

 

2)亞伯拉罕

   另外,舊約中有關忍耐的例子: 亞伯拉罕長久期待兒子以撒的出生,是聖經中典型的例子,教導我們需要等候神的時間。他的年齡已經是將近百歲,而且,妻子已經過了生產的期間,但是不可能的事卻是發生了。上帝給了他兒子! 上帝的攝理真是讓人驚嘆! 祂的應許在亞伯拉罕身上成就了。我們也從他的身上學到了「忍耐與盼望」重要的信仰功課。

 

3)警醒盼望主再來

   兄弟姊妹們! 我們居住在這一個世界上時時都會有患難發生的,生命中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而且常常令人措手不及,所以,我們當要存著警醒的心,來信靠上帝,等待上帝國的來臨。

   新約中有記載,當法利賽人問耶穌要知道上帝的主權甚麼時候出現時,耶穌用了生動的描述來回答人子來臨的日子,又像羅得的時代;那時代的人吃喝如常,買賣如常,也耕種也建造。人子顯現的那一天也會這樣。『我告訴你們,那天夜裏,兩個人睡在一張床上,一個被帶走,一個留下;』(路加17:34-35)

 

   我們只能夠珍惜每一刻,並且抓住上帝給予我們永生的應許,因為「那一日」誰都不知道,唯有上帝知道。我們要忍耐來度過患難,並且在內心存著盼望,如此專心地來過合乎上帝的生活。每一天我們在現實的生活當中面對著是各種的挑戰,這一些沒有讓我們迷失,反而,我們通過讀聖經上帝的話能夠得到勉勵。

 

在患難中,我們仍然喜樂!

患難培養忍耐!

忍耐蒙上帝嘉許,上帝的嘉許帶來盼望。

這盼望不至於落空!

 

默想: 不論上帝的日子何時來, 我們都要把握住現在的時間, 珍惜人生, 並且為了永生而做準備。

 

 

四、結語

  農夫的農作很是辛苦,由種稻到收成的過程可見一班。播種、翻土、引水、播秧、除草、施肥、噴藥、收割、曬穀等等,不是一天兩天短期可以達成,需要一番工夫,還有忍耐與盼望等到成熟時歡喜收割。所謂「一粒米百粒汗,就是在形容這過程的艱辛,所以要珍惜糧食的要緊。信仰也是如同這農夫的農作一般,需要花費一番工夫,「忍耐與盼望」──在患難中學習忍耐,心中存著對上帝不離不棄的盼望,信賴祂,祂必定成就,這一信仰功課值得我們來學習。

 

一位母親帯她五的孩子去登山:途中水筒没水了,覚得非常口渴,忽然想起孩子背書包裏有两個蘋果,媽媽試探地問孩子:「媽媽口渇了、你背包裡有两個蘋果、你想你該怎麼辦?

孩子歪着腦袋想了一會兒,: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

這個意外的回答和媽媽所期待的回答完全不一様、媽媽被澆了一頭冷水、心想:這孩子好自私、兩個蘋果都想独占、竟不想分一個給媽媽止渇。一臉狐疑地継続問:怎麼两個蘋果都咬一口呢?

孩子眨眨眼睛,一臉天真:「因為...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

一下,母親的眼裡充了淚花……!

【學會傾聽是一種能力】要有耐心傾聽到最後。

愛一直都在,可不一定得出來,也不一定看得明白,而溝通、傾聽、耐心讓愛展露真實的面貌。曉得(e-hiau)聽,是禮貌;懂(gau)聽,是聡明、肯聽,是涵養。要耐心等待,你才有機會得到驚喜的収穫。

保羅説: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漢羅)仁愛會包容一切,對一切有信心,對一切有向望,對一切有耐心。

 

保羅的話告訴我們、信仰也就是「忍耐與盼望」──在患難中學習忍耐,心中存著對上帝不離不棄的盼望,信賴必定成就,這一信仰功課得我們來學習。

沒有留言:

等待救主降生

  宣召 : 詩篇 5:3 題目 : 等待救主降生 聖經:詩篇 130:1-8 彌迦書 5:2 聖詩 :41(1,2,3,7),75, 386 啟應文 :22   一、   請安與祝福   兄弟姊妹平安 ! 今天是待降節的第一個主日,讓我們一起在思考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