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Pray for

1. Brothers and sisters who play a teaching role at church. May the authority and power of Christ fill them so they may tell Jesus’ amazing teachings.

2. Teachers at church who are frustrated because of difficulties in their teaching work. May the comfort and healing of the Holy Spirit be with them and so that they can start their teaching work again.

what we do for them is praying every morning  .we can do it even 10mintutes in a day . For we are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 of God.

天上無比的快樂!


為著有一個悔改的罪人,比有九十九個毋免悔改的義人,

佇天頂的歡喜會閣較大。(路加15:7)

ui-tio̍h ū chi̍t ê hóe-kái ê chōe-jîn, pí ū káu-cha̍p-káu ê m̄-bián

hóe-kái ê gī-lâng, tī thiⁿ-téng ê hoaⁿ-hí ōe koh-khah tōa.

(Lo-ka15:7)
 
以上是本周的金句
 
在上帝面前我們努力於做一個 「完全的人」,然而,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有時候
 
卻是跌倒走到歧路,  求主幫助我們 能夠從歧路歸回上帝。
 
因為罪人的悔改是無比的價值, 在天上乃是無比的快樂!

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主耶穌的受難

宣召:詩篇65:4

題目:『主耶穌的受難』

經文:馬可15:22-30

新聖詩:86,88,395

啟應:9

一、前言

今日是棕樹主日,紀念主耶穌受難。祂最後進入耶路撒冷,受到群眾的歡呼。許多人拿了棕樹枝來鋪在地上呼喊著:

「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馬太福音21:9)

和撒那的原意是「主啊!快來救我們的意思。」

群眾歡迎祂,認為他是英雄,拯救他們的日子臨到了。

接著耶穌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擺在眼前的是艱難困苦。

二、耶穌受苦難

今天我們的經文就是描述耶穌最後受難。

耶穌知道祂的時間到了,在客西馬尼園他迫切祈禱,求上帝把苦杯挪開,但是不是按著自己的意思,是按著上帝的意思。

後來,耶穌就在客西馬尼園,祂被學生猶大出賣了。

耶穌被控訴,控訴的內容是,他自稱是猶太人的王,所以,被耶路撒冷的巡撫比拉多判了死刑。這表示了耶穌確實是在人類歷史上的事件。

學生們因為祂被捕而懼怕。

群眾因為期待落空轉而要求比拉多把耶穌釘十字架。

在初代教會信徒的信仰告白中,就是有提到了:「在比拉多的任內受苦。釘十字架死,埋葬落陰府,第三日復活」。祂確實實是為了眾人而受苦受難了。

三、耶穌被釘十字架

被釘十字架,祂被判刑之後,要自己背十字架上受刑之地。這是對於死刑犯很重的負擔。祂在審判的後被抽打,以自己的身軀來承受這一切。

聖經有記載著一件事。

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經過那裏。

兵丁就拉他來替耶穌拿十字架。

 

耶穌身體承受極大的重擔,而且受到辱罵,「可以從十字架上自己救自己吧。」(馬可15:30)

祂為眾人的罪承受了這一切。

若不是上帝的兒子,誰能夠承受呢?

 

耶穌的受難對於們有甚麼意義呢?

我們僅是聽了主耶穌的故事,他為了愛世人而走上十字架,「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著說:「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充分顯示出祂的孤單無助。

馬可福音記載著耶穌在星期五被掛在十字架上,從上午九點一直到下午三點斷氣。

正午時候到下午三時有大黑暗壟罩著,全地大震動,這六個小時,實在是讓人震撼。

 

這景象對當時很強大的震撼。

「對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喊叫(有古卷沒有喊叫二字)斷氣,就說:這人真是神的兒子!」(馬可15:39)

祂最後犧牲了。

 

我們從馬可福音看到了主耶穌為我們的罪被釘十字架而死,

讓我們得到了救贖了,這一個恩典讓我們難忘。

 

四、從苦難得到安慰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裏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這樣,你們的心靈就必得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馬太11:28-30)

耶穌知道罪帶給人苦難,所以祂說有這種苦難的人可以到祂那裏,祂會讓人得到安息。

又說,為了祂而受到逼迫,受到苦難的人有福氣了。因為這等人會得到報賞。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馬太5:11-12)

上帝不捨棄我們,讓我們從主耶穌來得著了救贖,讓我們得到了福音了,

從苦難得到安慰。

 

    祈禱:

感謝主的恩典,耶穌受苦的這一條路,讓我們體會到了。從上帝來的愛,我們得著安慰。

     祈禱  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   阿們!

 

 


傳說中的第四個博士


傳說中的第四個博士

 

一、三博士獻上禮物

一個博士送給耶穌黃金, 代表祂是國王。

一個博士送給耶穌乳香, 代表祂是上帝的兒子。

一個博士送給耶穌沒藥, 代表祂是為了人受苦,釘十字架,死了又復活了。

 

 
 

二、第四個博士

傳說中的第四個博士アルタバル。

他遠處看到一顆閃亮的星星。

因此,他將房子變賣了買了一串珍珠, 為了要獻給耶穌表達敬意。

 

在旅程當中他看到了許多病人和貧窮人, 因此,他停下來醫治他們。 轉眼間,他遲到了。 當他到達伯利恆城的時候, 耶穌和雙親約瑟和瑪麗亞已經離開到埃及去,因為要逃避希律王追殺的緣故。

 

 
 

三、尋找耶穌

從那時候開始他一直在尋找耶穌, 同時因為他是一位醫生,他 醫治了許多的人

為了照顧貧窮的病人,使他們得到生活的糧食,因此, 他去耕田、播種、收成。 轉眼間過了三十年。

 

 
 

四、與耶穌見面

有一天,有話傳到他的耳朵裡:「耶穌被帶到各個他地被釘十字架。」他急忙地帶著珍珠要去見耶穌。 在途中, 他遇到了一位女性, 她為了掙錢而被賣了, 這位アルタバルさん 把她的珍珠為她了自由之身。此時,耶穌嚥下了最後的氣,當臨死之前天崩地裂如同一嘗大地震。

アルタバルさん被震倒的房屋壓住了 剩下一絲絲的氣息  當時候耶穌出現了。

他對耶穌說:我來遲了, 我找你找了三十年 找不到‧‧‧,  我很高興遇到你, 但是,我已經沒有東西獻給你了。

 
 

耶穌溫柔地對他說:

『我已經好幾次與你見過面了。

我生病的時候,你醫治我,

我飢餓的時候,你給我吃。

而且你的珍珠,謝謝你, 我已經拿到了。』

 

 

 

反思:

我們在尋找主耶穌的過程當中,

我們遇到怎樣的人呢?

我們如何來過每一天呢?

參考 馬太25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看浪的人

面對學弟詢及,如何兼顧左右腦發展?
施崇棠建議學弟妹們不斷的學習,培養獨立思考及精準看出產業浪潮的能力,成為兼具深度和廣度的T型人。

對台灣人民有信心

馬習會完了。

馬在開記者會的輕率和晚宴的醉酒失態,讓人不敢苟同。
把台灣未來的選擇路做小。
歷史會記載這一筆的。

雖然如此,

對台灣人民有信心!!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歸回之日必到


題目:歸回之日必到

宣召:詩篇5:3

聖經:耶利米30:1-3 歌林多後書12:7-10

聖詩:274,234,402

啟應:12

 

  一、 受苦的先知耶利米

  先知耶利米是公元前627年受召為先知, 看他的一生不是順暢的, 反而是經歷了各種的苦楚,可說是一個人生的敗者。

 他當上帝的代言人先知,他向猶太國宣講了四十年,卻沒有一個人信他。他憂心忡忡地來傳講上帝的神諭,但是,卻是沒有一個人 回應、一無回響。 在物質的生活上他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 過著貧困的生活,甚至於被欺凌、曾被囚禁在監獄當中。被帶到埃及甚至於被拋棄,他為了宣講上帝的話語,  為他所鍾愛的國家流淚,在人的眼中他好像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然而,他卻是上帝的眼中忠心的奴僕。

 

  在以色列人被俘虜到  巴比倫,在國破家亡、極度不安當中,他帶給人上帝希望的信息 。在耶利米書 第30-31章中,他自己充滿了苦楚哀愁,然而,他表達了上帝給以色列的安慰與希望。終有一天,以色列百姓會從被擄之地歸回自己的國家,與上帝重新立約,代替那已經被破壞的舊約,他們要從罪惡當中來悔改,歸正順服上帝。

 

二、以色列的歸回

  以色列的歸回:不只是歸回故土,乃是要再度歸回上帝,在将近半世紀的亡國之痛中、恢復自尊、與上帝重新來立約。在耶利米書31:27 提到 耶和華上帝祂對於以色列所做的事是

原本拔出、拆毀、毀壞、傾覆 苦害之後,也將要 建立與栽種。這是一種屬靈的更新的過程。

由那被擄的險惡之地返回,更要恢復両世代被催毀的民族自尊心), 失望和被剝削的痛苦,重新返回以色列的故土。然而,上帝要賜給以色列一個有血有肉的心,是會知道自己的短處、知道悔改的心, 並擁有認識上帝、重新返回真理之道的心,他們被上帝改變了,成為一個新的人。要將新的約寫在他們的心上,如此做的意思,乃是要他們永遠記住上帝的話語的意思。

 

    三、保羅歸回上帝

   保羅在軟弱時他所倚靠的就是耶穌基督,也就是上帝通過了耶穌基督帶給保羅重新再起的力量。他所面對的是猶太人中不相信耶穌基督者,以及惡劣的環境。這一種屬靈的爭戰,對於一位剛剛悔改相信基督的人來說是一個極為強大的挑戰,然而他不退縮,他從耶穌基督得到安慰與希望,有一天將要得勝。

保羅被耶穌所改變之後,他徹底悔改, 重新做人、重頭生。成為以「高舉耶穌基督」為第一要緊的新人。

因為人是有軟弱的,然而,在人軟弱的時候倚靠上帝,保羅的見證:他的身體上有一根刺,如同時時在提醒他,不要自高,乃是要謙卑的來服事上帝。當保羅軟弱的時候,他從上帝那裏來得到幫助來變為剛強。

12:8 為了這件事,我曾經三次祈求主把這刺移去,

12:9 他卻回答我:「你只要有我的恩典就夠了;因為我的能力在你軟弱的時候顯得最剛強。」因此,我特別喜歡誇耀我的軟弱,好使我覺得基督的能力在保護著我。(哥林多後書12:9)

 

四、我們的課題

   從聖經當中我們可以學到的課題是 『歸回上帝』。 我們在屬靈的事上爭戰, 比如說良善的事情,我們願意去做、卻  不一定辦得到。 而不該做的事、卻明知故犯 ,這是人性軟弱的地方。耶利米先知傳帝給予我們的信息是,上帝必定會安慰我們,給予我們希望。保羅給我們的典範是,他歸回上帝,並且高舉基督。

   這是我們信仰的中心,耶穌是上帝的光,上帝的真理以及上帝的拯救,通過祂,我們得到恩光普照,得到明白上帝的真理,以及罪得赦免成為上帝的兒女的福分。這乃是保羅傳講福音的核心,不是為己,乃是為基督的緣故。

  今日,我們要從那被擄之的返回上帝的應許之地,從那被惡勢力所綑綁之地返回, 帝通過耶穌基督,一定拯救我們,可以返回自由之地。這不只是二千五百年前上帝通過耶利米的嘴所說的話,同時也是今日祂給予我們的應許。

五、結語

   我們是否願意歸回上帝?如同以色列百姓一般從被擄之地歸回,

是重新與上的來建立新的約。將自己的罪身、順服在耶穌基督的前面,將我們的負面情感降伏在耶穌基督的面前,將所有的困難交託於耶穌基督,因著耶穌基督我們將要勝過人生的挑戰。

 保羅所說的:『為了基督的緣故,我樂意忍受軟弱、侮慢、困苦、艱難,和迫害;因為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

 保羅年軽的時候、自負是法利賽的精英、迫害基督徒、但帰正以後、保羅反而誇耀自己的軟弱,好譲基督的能力進入自己身中。

保羅的話、啓示我們、傲慢的人、他心中有空間容納耶穌進去嗎?有時軟弱反而得力。私は弱いときにこそ、強いからです。

願上帝的安慰與祂的恩惠永遠與大家同在。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諸葛亮給子書

諸葛亮給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第一課:寧靜的力量
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才能夠修養身心,靜思反省。
不能夠靜下來,則不可以有效的計畫未來,而且學習的首要條件,
就是有寧靜的環境。現代人大多數終日忙碌,
你是否應在忙亂中靜下來,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課:節儉的力量
儉以養德。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
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不但可以擺脫負債的困擾
,更可以過著紀律的簡樸生活,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
在鼓勵消費的文明社會,你有否想過節儉的好處呢?

第三課:計畫的力量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計畫人生,不要事事講求名利,
才能夠瞭解自己的志向,要靜下來,才能夠細心計畫將來。
面對未來,你有理想嗎?
你有使命感嗎?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嗎?

第四課:學習的力量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的環境對學習大有幫助,
當然配合專注的平靜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學習的結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學習?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課:增值的力量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願意努力學習,
就不能夠增加自己的才幹。
但學習的過程中,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
因為缺乏了意志力,就會半途而廢。
你有否想過,一鼓作氣人多,堅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課:速度的力量
怠慢則不能勵精。
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的掌握要點。
電腦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
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
快人一步,不但理想達到,
你有否想過,有更多時間去修正及改善?

第七課:性格的力量
險躁則不能冶性。
諸葛亮忠告孩子太過急躁就不能夠陶冶性情。
心理學家說: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
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
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種種平衡,
要“勵精”也要“冶性”,你要提升自己性格得品質嗎?

第八課:時間的力量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
意志力又會隨著時間消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時間管理是個現代人的觀念,細心想一想,
時間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
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
請你想一想,你有蹉跎歲月嗎?

第九課:想像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當自己變得和世界脫節,才悲歎蹉
跎歲月,也於事無補。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夠臨危不亂。
想像力比知識更有力量。

你有沒有從大處著想,小處著手,腳踏實地,規劃是人生呢?
第十課:精簡的力量
以上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簡地傳遞了具體的訊息。

我相信精簡的表達源於清晰的思想,精簡溝通更有效果。
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簡溝通嗎?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靈修會的好場所

靈修會的好場所

http://www.torchbearers.org/centres/Yamanakako_Japan

十月中旬 我們教會去了一趟 藉此地來靈修。

再次遇見耶穌的經驗, 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藉此 園地與你分享。希望你能喜歡!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願意學習

學校的學習十分重要。那是個人的知識與專業的訓練。

然而畢業之後,經過在公司或是社會的種種歷練,學習更是重要。

「人才是沒有顏色的,關鍵是要具備認真工作、願意學習與開放心胸等態度。」

信心的功課


『信心的功課』

聖經:約翰6:47路得1:6-18

聖詩:2,5,395

啟應文:33


 

  這是一個真人真事、一個感恩的故事:

100多年前,英國郷下的農夫,聽到附近的池塘裡傳來呼救聲,原來,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農民不假思索,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救人。那少年幸而得救。

那位孩子是一個貴族公子。

幾天后,老貴族親自帶了厚禮物登門道謝,那農人堅不受禮。只称那不過是份内的事。

老貴族転眼看到農民家裡有一個小男孩、與自己的児子年齢相当、便提議協助那小男孩到倫敦去接受高等教育。農民欣然同意。


許多年後,農民的兒子從倫敦聖瑪麗醫學院畢業了,他品學兼優,後來被英國皇家授勳封爵,並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他就是頂々大名青黴素的發明人亜歷山大•弗萊明。

而那名貴族公子也長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但幸運的是,他靠新発明的青黴素,救了一命。 而這一命正是拯救英倫免於納粋徳國蹂躙的英雄。

這位貴族公子就是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

那農民與貴族,善意的連鎖、為英国創造了二次大戦勝利的奇跡、也為世人創造了医学奇跡、救人無数。


原來,善意的循環和恩恩相報、可以如此美妙...、知道感恩的人、最後、自己竟是最大的受益者。

一、摩押地的寡婦

  根據路得既的一章的敘述,俄珥巴和路得是拿俄米的媳婦,他們的丈夫都死了,而當地又碰到飢荒,拿俄米要他們回家去,俄珥巴回去了,然而,路得依然依依不捨守著婆婆。因為路得感受了婆婆日常對她的関愛、知道感恩、捨不得離開拿俄米、放她一人天涯孤独。

  拿俄米跟她說: 若是與她同行,表示要與摩押地得神明別離了。(因為當時候得人相信神明與土地是有密切的關係)

但是,路得還是拒絕離去,而且要接納婆婆的族人以及他們所敬拜的上帝,也就是說,她願意為了婆婆而離開故鄉,活在異國。

   一個摩押女子信靠上帝,而且跟隨了祂,這是何等大的信心何等大的勇気

  當她們回去故鄉時所面對的情況是,遭遇了當地的鄉親七嘴八舌的談論,這真是一個最糟,身心俱疲的情況真是難以忍受的。路得失去了丈夫,而拿俄米失去了一個丈夫和兩個孩子,可以說是空手而歸。

試問一個人的情況「空手」是怎樣子? 破產,或是突然遇到天災地變,大意外? 在那當中,人是如何來度過呢?


  對於上帝的信心,讓路得度過的危機。危機成轉機,而且她成了大衛王的曾祖母,這是何等的光榮。

路得的故事、與剛才提到的弗萊明和邱吉爾的真人真事、前後輝映、再一次証明,善意的循環和恩恩相報、可以如此美妙...、知道感恩的人、最後、自己竟是最大的受益者。


  、相信耶穌得著永生

  信心是很要緊的事,聖經中記載著許多有關信心的故事。

民數記中(13,14)記載著以色列人尚未進入迦南地之前,摩西有差遣了探子偵查了迦南地的故事,那一些沒有信心的人不敢進到迦南地, 他們不接受上帝的帶領,就只好流浪在應許之地外面了,真是可惜。

約翰6:47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信的人就有永恆的生命。』

  耶穌是生命的糧,是我們人類的生命的要素。我們知道生命中需要的要素很多,如飲食、空氣和水,這些都很要緊,祂的話語是我們生命的米糧,必定會飼養我們。使我們原本是飢荒的心靈必得飽足。而耶穌帶給人的是更為要緊的「信心」,相信祂的得到永生,祂是我們得到真實生命的道路。


三、信心的功課

  信心是甚麼呢?傾聽上帝的話來相信祂,上帝說了甚麼話,按照著上帝的話去做就是了。信心之父親─亞伯拉罕,他相信上帝,而且聽上帝的話,所以,他成為受上帝所祝福的。不只如此,萬民、萬族也因他而得到祝福了。我們居住在多變的世代當中,面對這無法明確掌握的時空背景, 我們應該如何去行呢? 乃是要「本著信心」,相信祂所說的:『祂要與我們同在』。

   約翰福音裡面就是有記載耶穌對學生們的應許,當他們在內心惶恐不知所措時,祂吩咐祂們說:『我把這件事告訴你們,是要使你們因跟我連結而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是你們要勇敢,我已經勝過了世界!』(約翰16:33)


   兄弟姊妹們!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信心的功課。

 羅馬書上說:

『可見信是從聽而來的,而聽是從基督的話語來的。』(10:17)

: 注意恭敬來聽,除去那一些外在的干擾,用心來傾聽。聽耶穌基督的話語,聖經當中所記載著的就是祂拯救世人福音的見證集,所以,我們要時常來看來了解。之後,就是我們要去跟隨祂了,注意聽耶穌基督的話而且按著祂的話來行,這就是信心。這一過程的學習就是我們一生學習「信心的功課」。


四、結語

   路得記讓我們看到,一個外國女子心生活中是有信心來生活,從一無所有當中不被擊倒,反而一步一步地再起來。這一篇是呈現出抗議猶太民族的排外和唯有獨尊於上帝的選民的思想,讓世人明白:非猶太民族的外國人也可以相信上帝,得到拯救,通過這一本書讓我們更近一步了解信心的功課。


  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他相信一神論,也就是相信了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真神,因此,受到當時的貴族統治者的迫害,被關在監獄當中,還被下命令飲毒自盡。他的學生們為他奔波,都被他嚴詞拒絕了。 後來,有一位門生克利多買通了獄卒準備放他走,他知道了斥責他的門生,他說要釋放就要光明正大的釋放,而不是暗地的被釋放,後來這一個一代哲學家就飲毒而死。在他一口一口喝下毒藥時,他想到他欠他的朋友阿斯克一隻雞,就吩咐他的門生說,你可以替我償還嗎?克利多答應了,他就安然的去世。他在離世之前說,我一生作為的是在得著上帝的喜悅,我相信上帝悅納我此生的努力。


  無論是聖經中的例子或是歷史中的故事,這一些信心倚靠上帝的見證,讓我們得到鼓勵,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孤單。人生有起伏但是有信心,危機成轉機。兄弟姊妹們!願我們有信心,相信上帝,聽他的話,而且願意跟隨耶穌基督的腳步來行。相信我們會得著耶穌基督所賞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


等待救主降生

  宣召 : 詩篇 5:3 題目 : 等待救主降生 聖經:詩篇 130:1-8 彌迦書 5:2 聖詩 :41(1,2,3,7),75, 386 啟應文 :22   一、   請安與祝福   兄弟姊妹平安 ! 今天是待降節的第一個主日,讓我們一起在思考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