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不要憂慮』


 

宣召:詩篇65:5

聖經:馬太6:25-34;

讚美歌21:361,394,91

讚美歌21啟應文:133

2015/1/11

 

一、   前言

   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充滿著許多驚奇。有高山有湖泊,有動物有植物;有男有女,有高有低;有年長也有年少;有強壯充滿力量的,也有軟弱的,各式各樣的人、事、物,環繞在我們的四周。

   在人生當中也有各種的神奇,例如在充滿希望的時候,忽然會有強風暴雨來,使人陷入困境。有時候,在人充滿了絕望的時候,忽然看見亮光,讓人充滿了希望。這就是人生的遭遇。聖經上有耶穌基督的話對我們的勉勵:「不要過分煩惱」。為什麼? 因為上帝會眷顧我們!

   祂說,即使是野花,上帝使它們的美麗勝過了以色列的國王所羅門的榮華富貴;天空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但是上帝使牠們養活牠們,上帝眷顧著牠們,何況是人,人比他們貴重多了! 所以人類要相信上帝必然眷顧,「不要過分煩惱」。

  二、專心於上帝的事上

  人不會信賴上帝,只會去信賴那看得見的東西,那是自取煩惱了。

耶穌在6章第19節上有說:「不要聚集財寶在地上,乃是要聚集財寶在天上。」

此話怎樣說呢? 這事對於我們生活上「目標專注」的提醒:

「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會在哪裡。

    若是只有努力於地上的財寶,把它當作偶像那麼重要來崇拜的話,忘了自己,那麼,我們的時間、精神就會被這一個世俗的世界所束縛;相反的,若是我們努力的是天上的事,那麼我們的時間、精神就不會被這一個世間所束縛,這是耶穌所勉勵我們應該要專注的事,所以,兄弟姊妹們! 我們要努力於尋求上帝的國和的義

三、 尋求上帝的國和祂的義

  耶穌對群眾們不要憂慮,他用日常的事物來舉例。祂所強調的有

1.上帝會養育人2.煩惱不會解決問題。 3.全能的天父知道我們的事。 所以,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

『神的國』是信賴上帝,在上帝的支配之下來生活,我們的生活被上帝所稱為義(稱為正確)的。

  人的生活當中會因為某事情而憂慮,我們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倚靠誰,但是,有人指引正確方向的話,我們就知道如何來走下一步了。

「憂慮」的最好對策是 「相信上帝」,

如此,我們生活中的混亂心思都會改正過來,心情會恢復平靜。上帝通過聖經上許多的見證來說明祂與人同在,通過了主耶穌基督宣揚福音,相信祂的人得到心靈的平安。

◎舉例來說:

  「憂慮」會消耗我們的能源,而「信仰」則是補充我們的能源,如同電源一直消耗下去的話,電源消耗盡就走不動了,要再充電,才可以再度上路。向著上帝向著目標來行走, 祂的大能力在我們的心中動工,如此幫助我們困難會解決了。耶穌說:以上帝為優先的話,那麼所有的都要給我們了,這是偉大的信心的祝福。『你們要先追求上帝主權的實現,遵行他的旨意,他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馬太6:33)

 

  詩篇的詩人─大衛也是如此見證道:

『我已經老了,我看得多了,

但從未見過義人被上主遺棄,

也未見過他的子孫討飯。』(詩篇37:25)

    他勉勵人當行善,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他說道: 跟隨上帝的人他們的生活與作惡的人不一樣,作惡的人一時間會得到榮華富貴,然而,那是很短暫的,如同早上的草會很快過去。

相反的,相信上帝的人,上帝會幫助他們。而且使他們有愛心來幫助那一些需要者, 他確信上帝的公義與憐憫會在他們當中。

因此 大衛的詩篇也事在勉勵我們:

我們的生活不是搖擺不定。乃是要信上帝得平安,充滿信心來做事。

 

四、結語

  戴1000円的Casio手錶、和載100万的Rolex金錶、或是載時価1000万的鑽石錶、其實其「計時機能」並無両様。那100萬和1000萬不過是多餘的浮華和虚飾、不値得我們羡慕。浮華、虚飾、不能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所謂成功的人、不是看你有多少成就和資産、是看有多少人真正関心你、愛你和敬你。所以,我們的生涯就是要「先求的國和的義」、始終「與主同行」。

  穌又:「因此,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馬太6:34)

  「憂慮」 許多都是將來的事,但是,將來的事是掌握在上帝的手中。為未來的事擔憂,不如專心於現在的事。相信上帝,努力地生活著這是信徒的生存之道。

 有人説:「我們可以閃一頭大象, 卻不開一隻蚊子和蒼蠅。」所以、又何必為小々挫折、或日常的柴米油塩、憂慮、灰心。

   耶穌基督的愛給予世界,所以,我們應該要全力以赴、來做上帝的聖工,來報答祂的恩典。

 

沒有留言:

等待救主降生

  宣召 : 詩篇 5:3 題目 : 等待救主降生 聖經:詩篇 130:1-8 彌迦書 5:2 聖詩 :41(1,2,3,7),75, 386 啟應文 :22   一、   請安與祝福   兄弟姊妹平安 ! 今天是待降節的第一個主日,讓我們一起在思考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