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主的日子
聖經:約珥二章28至32節
一、聖靈降臨節
那是耶穌升天在耶路撒冷城所發生的事情。
在當時害怕到不敢公開露面的信徒(包括使徒在內)也因為有聖靈充滿在他們身上,而使他們忽然會講各地的方言,讓那些從他鄉異域回來耶路撒冷朝聖的猶太僑民,也能聽懂門徒們所傳講的信息。
因此,使徒行傳第二章41至42節這樣記載說:「許多人領受了他的信息,並接受洗禮;那一天信徒約增加了三千人。他們專心向使徒們領教,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禱告。」這就是基督教會的開始,也是基督教會最早形成的樣式。
從各地方回來的人所使用的僑居地之語言,耶穌的門徒們因為被聖靈充滿而奇怪地就會使用各種不同的方言,因此,當他們傳講這些從僑居地回來的僑民們所使用的語言,使他們因為聽得懂,大受感動,而決定加入這信仰團契,並且開始頻頻向使徒們領教,認真學習有關耶穌的事。
聖靈降臨在門徒和使徒身上使他們從懼怕變成勇敢。當聖靈充滿在第一批信徒身上時,他們回應上帝聖靈的方式,就是大家一起祈禱和分享愛筵,都是以「歡喜純潔的心」過著團契生活(參考使徒行傳二:46-47)。這樣看來,有聖靈充滿的教會,必定是知道分享,而且會一起為所關心的人、事、物等祈禱。咱們的教會也是如此,學習上帝的話,互相關心,彼此代禱, 分享國度的喜悅。誠願大來此都得到上帝的救恩滿滿。
二、主的日子
我們還沒進入聖經的觀點以前初次看到這字眼,会想到甚麼呢?
[主的日子]的意義,不是只有[祭り] 的意思,乃是有特別的意義。
A.[主的日子]的意義
A.[主的日子]的意義
舊約中[主的日子]的概念產生的時代,是出於民數記的時代:那時以色列人,因為屢遭四周仇敵的迫害,人人渴望[主的日子]迅速來臨,因為只有在那日,異邦的敵人才能遭受應得的懲罰。先知阿摩司曾警告以民那一日非但異邦人得受懲治,而且連不忠實的以色列人,也將受天主的懲罰。
以色列百姓認為有一天上帝定會懲治敵人,有如昔日率領祖先出離埃及,消滅了法老的軍隊一樣;由這一觀念,他們推論到[主的日子]是一個光明的安慰的日子;
可是先知相反地警告他們,那日子將是黑暗的日子,因為至公至義的天主要懲罰所有犯罪的人,不論是以民或是外邦人(摩5:18)。
在那一日:
上帝使敵人惶惑(申28:7)。再說,這個日子,因為有上主的親自干預,也是個「密雲的日子」(結30:3),是一個「忿恨……毀滅的日子」(西番雅1:18);到那一天,「諸天要如卷軸般卷起」(賽34:4)。又是一個荒廢的日子(依7:23),像索多瑪及哈摩辣的災難的日子(西番雅)2:9),然後就是大審判,清除、終結的日子(結7等)。
上面所提及關於「主的日子」的經文,差不多都呈現著一些屬於末世論的成份。可是大概來講,在被擄以前,主的日子通常是指歷史上的一場大事變,連耶京之陷落也是上主的日子,是上主忿怒的日子(結13:5;34:12;哀1:12;23:22)。直到《新約》時代,漸漸變為指示末世的審判。「主的日子」這一概念,顯示出一端大道理:即創造萬物的上帝,以正義並以仁慈領導人類的歷史。它們常常是聯繫在一起的,因為當先知預報全然毀滅時,同時也報導終有一部份「遺民」會得救,如賽10:20,23等。
[主的日子]雖然是依據歷史上的一段事實,但多次加以昇華,而指屬於末世的事蹟:如天國的來臨,公審判和今世的終結等。比如撒加利亞14章即是出色的代表作。在這一章內,包含了[主的日子]所有的主要現象:如戰爭的慘狀,遺民的得救,上主自己出征有如昔日,戰敗天國的仇敵,地勢的變遷,地震,上主和眾聖徒的來臨,彌賽亞國度的首都耶路撒冷獲享太平,頑固的異民遭受災禍,萬民前來朝聖等。
總而言之,[主的日子]這一觀念,時時在提醒以色列百姓,並提醒的基督徒:唯有上帝他是主,是宇宙的主宰,是祂領導並完成人類的歷史。
總而言之,[主的日子]這一觀念,時時在提醒以色列百姓,並提醒的基督徒:唯有上帝他是主,是宇宙的主宰,是祂領導並完成人類的歷史。
B.解釋:
1.約珥二章28至32節
先知看見蝗災之後,百姓們在這災難之後的更新所經歷的福祉,預示了將來更大的賜福。先知預言末後的日子,上帝要將聖靈豐豐富富的賜給全人類每個虛心追求的人(28~29節)。先知預告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以前的兆頭:包括聖靈的澆灌以及地上發生空前絕後的大戰爭等,天上地下都會出現令人敬畏的異象(30~31節)。到那時所有求告耶和華之名的人都必得救,雖然大災難要臨到地上,但為神的選民之故,還有剩餘的百姓(羅十一5),接受耶穌為救主的人都必得救(32節)。
C.引申的意義
1.蝗蟲預示敵軍侵入猶大國,亦預表末期的大災難。在屬靈方面預表教會要受到魔鬼的破壞,喪失真理成為荒涼;如此,教會也必經過一番痛悔改過,才能蒙神賜下聖靈,恢復使徒時代那樣的教會,充滿屬靈恩賜與喜樂。
2.當五旬節聖靈大大降臨之時,彼得引證本段的預言(徒二16~18),而這段全部的預言,就是要應驗於主耶穌再臨之前,蒙賜聖靈者,將要說方言、或預言(徒十九6)、作異夢、看異象等奇妙之經歷(徒二2~4)。
3.有關這種「耶和華的日子」,或是「上主的日子」、「那日子」等,這在表明的意義,就是上帝一定會來審判這個世界。先知會提起這樣的用句,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希望所有的上帝子民注意,趕緊悔改歸向上帝。
三、結語
這主的日子在旧約當中有令人害怕,卻也有令人鼓舞的拯救日子。 新約時代在主的日子來臨, 那時聖靈降臨, 給耶穌的門徒們以及眾信徒的身上, 使得耶穌基督拯救的福音傳開了, 教会因此而建立了起來, 這是上帝偉大的拯救, 可說是一大福氣,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是要更加要積極地回應上帝的恩典。
總歸一句話那就是[時時要儆醒,預備等候主回來]
儆醒就是:不要沉迷在罪惡當中,要從那當中醒悟過來。如同去年聖誕節時十個童女的故事所提示的一般,作一個聰明的童女,天天預備迎見主來臨。再來就是:多參加聚会,事奉上帝
總歸一句話那就是[時時要儆醒,預備等候主回來]
儆醒就是:不要沉迷在罪惡當中,要從那當中醒悟過來。如同去年聖誕節時十個童女的故事所提示的一般,作一個聰明的童女,天天預備迎見主來臨。再來就是:多參加聚会,事奉上帝
聖經告訴我們:"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十25)多參加聖徒的聚集,事奉上帝。親愛的弟兄姊妹,主來的日子近了,日月如梭,年日一天過一天,所過去的年日永遠不會再回來,我們所最切實關心的問題,是當如何珍惜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每一日,就把它視為寶貝,奉獻給主!
但願我們在上帝面前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天天預備迎見主的來臨,願上帝祝福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