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個人在團體中


個人在團體中

日期20071111am

聖經: 馬太5:13-16

聖詩:61, 336, 346, 499

啟應:13

 

一、            個人在團體中

人的微小,如同詩篇第八篇4節所記的: 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在一大群人當中,一個人也顯得十分的微小,力量也是有限,所以,有人在團體當中會隨波逐流,人做甚麼跟著做甚麼。

人心不是一座孤島,人也往往生活在群體的當中。 創世記也說到,上帝創造萬物「各從其類」,創造了亞當之後,也說那一個人獨居不好,就造了夏娃。人也是合群的動物,在家庭、家族,在群體當中生活,互相來適應,不是強者就要欺負弱者,乃是有倫理的關係,維持了團體的和諧。

 

話說有一個實驗如下, 一個養猴子的實驗,不讓猴子來接觸母猴, 而是用一個布作的像猴子,而且有奶嘴的機器, 來作為母猴子的替身, 讓猴子在饑餓時候可以喝奶,在受到驚嚇的時候可以抱住。在這一個方式下的猴子,性情乖僻,其中有的表現怯懦,有的則攻擊心很強,也有猴子根本與其他的猴子難以相處。   所以,這一個實驗顯示假的猴子,在真猴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沒有辦法給予協助,猴子也需要真正的母愛,才能健康地成長。

 

人類也是這樣,需要父母家庭的關懷, 換句話說,人也需要在團體當中,學習愛與被愛, 學習各種的適應環境的功能來成長。

 

二、            基督徒與團體的關係

今天的經文,教我們要成為光和鹽,  「光」照耀在人的面前,讓黑暗成為無力。 「鹽」防止腐敗,也是有調和的作用。 耶穌希望門徒們即使是以個人的身份,也是要在世界上發揮光的照亮作用,和鹽防腐的作用。 在漫漫長夜的當中,一點點的光亮,也足夠給人照亮要走的路,  人類的文明也這樣子而流傳下去。人和人當中交往,個人和團體當中,就有許多的微妙互動,你來我往的關係。 人說:做事難做人更難,就是這一個道理。

 

人和人當中交往就會有友誼。若是只有物質的交誼,則會有互相的瓜分或是搶奪, 而且,物質也不是永遠取之不盡的,乃是有限的, 若是物質被瓜分完畢,則是友誼結束的時候。

但是,精神上的友誼是分享與交流, 共同探索攜手前進的, 精神上的交誼乃是「互加」的作用, 也就是藉著精神生活的分享人會覺得豐盛 這無論是主動的一方或是被動的一方, 都會得到益處的,而且,這樣子的友誼才會長久的

信仰上的朋友也是如此,一起來分享信心生活的體驗,無論是甜或是苦,互相來勉勵,彼此分享,而使生命更為豐富了。

基督徒在教會當中,是共同一個信念----仰耶穌基督,而且,共同來看無自己,來事奉主的聖工,這是很基本又很重要的觀念。我們來服事乃是為主做的的不是為自己的,個人在團體當中,不是為榮耀自己,乃是為榮耀上帝來做的。

 

三、基督徒的實踐

基督徒既知道要做甚麼,也知道如何做,就應該去做,不要只有聽而不去行。若是只有聽而不去行,如同開花而無結果子,那是沒有用處的。『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的款待』(羅馬書12:13) 有一個笑話如此, 有一個信徒,到另一個朋友家去,對方只有拿出 一樣東西來接待他。 :我是按著聖經的教訓:客要「一味」的款待,來招待你的。兄弟姐妹們,我們應該瞭解,在這裡是指「盡所能」的意思。基督徒是個人也是團體生活的人,我們要靈修與主交通得到屬靈的力量。而且,在人的團體當中「盡所能」的來做光做鹽,這就是實踐信仰了。

沒有留言:

等待救主降生

  宣召 : 詩篇 5:3 題目 : 等待救主降生 聖經:詩篇 130:1-8 彌迦書 5:2 聖詩 :41(1,2,3,7),75, 386 啟應文 :22   一、   請安與祝福   兄弟姊妹平安 ! 今天是待降節的第一個主日,讓我們一起在思考待...